中国铜元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钱大集 电子版 中国铜元谱

中国铜元谱

2023-06-02 2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中国钱币丛书》从1993年创办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出版的著作分甲、乙两种,已经出版23部:甲种本20部,按出版编序分别是:蒋若是著《秦汉钱币研究》,甲种本之一,1997年。杜坚毅、顾佩玉编著《新疆红钱大全图说》,甲种本之二,1996年。[日]小川浩著、车新亭译《新订北宋符合泉志》,甲种本之三,1996年。戴建兵著《中国钱票》,甲种本之四,2001年。齐宗佑编著《咸丰钱的版式系列——自藏自拓咸丰钱集》,甲种本之五,2002年。王雪农、刘建民著《中国山西民间票帖》,甲种本之六,2001年。石长有编《民国地方钱票图录》,甲种本之七,2002年。阎福善、高峰英、袁林、周延龄编著《两宋铁钱》,甲种本之八,2000年。黄锡全著《先秦货币研究》,甲种本之九,2001年。福建省钱币学会编著《福建货币史略》,甲种本之十,2001年。周卫荣、戴志强等著《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甲种本之十一,2002年。王雪农、刘建民著《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甲种本之十二,2005年。周卫荣著《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甲种本之十三,2004年。汪圣铎编《两宋货币史料汇编》,甲种本之十四,2004年。

内容概要

《中国钱币丛书》分甲种本和乙种本两种:甲种本为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力争反映当代钱币学的研究成果。乙种本为高质量的普通性读物,力争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本书列入“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四,是以一种简便的图谱编排方式,把最新的铜元研究成果与基本的中国铜元品种版式,快捷地传达给读者。简单说,就是深入浅出地把铜元收藏与研究的基本知识与信息传达给读者。收录正式行用铜元2000多个品种、版式,完整地概括了中国铜元的基本内容。每枚币均评级并标出市场参考价(按上品、美品、全新三级),极大地便利了读者随时查阅参考。此外,本书对收藏研究古钱、银币、纸币、外币、花钱、古玩等门类的爱好者来说,也是十分实用的一本案头参考,因为大家在平时专业的收藏交流与研究中,也会碰到铜元或与铜元相关的问题,那时可能需要找一本内容知识比较真实可靠、图片清晰美观的简明铜元参考书,那么《中国铜元谱》或许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书籍目录

修订说明序序二凡例绪论 铜元历史概说第一章 晚清政府时期开铸的厂局 第一节 广东 附:香港铜币 第二节 福建 第三节 江苏 第四节 江南 第五节 湖北 第六节 安徽 第七节 湖南 第八节 北洋直隶 第九节 吉林 第十节 四川 第十一节 浙江 第十二节 江西 第十三节 奉天 第十四节 户部、度支部 第十五节 山东 第十六节 河南 第十七节 清江铜元局 第十八节 广西 第十九节 云南 第二十节 新疆 第二十一节 西藏第二章 民国政府时期新开铸的厂局 第二十二节 民国政府 第二十三节 山西 第二十四节 陕西 第二十五节 甘肃 第二十六节 直隶口北造币厂 第二十七节 贵州 第二十八节 绥远第三章 苏维埃政权时期第四章 伪政权与东土分裂政权第五章 机制方孔第六章 代用币第七章 私铸币第八章 各省异形与趣味品第九章 赝品附录一:铜元品相参考图附录二:机制币工艺程序简介附录三:国内主要综合钱币网站介绍附录四: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1909年规定:拥有造币权的厂家,只有度支部所辖的天津造币总厂,武汉、成都、昆明、广州四处分厂,其他各地铸币厂应一律停铸。1910年发布《币制则例》再次重申:银元、铜元的铸造大权统由中央掌管;七钱二分制银元定为主币,经批准生产的铜元定为辅币,未经批准的铜元应停止铸造。新法令的最大特色在于正式提出设立国家本位货币制度,确立以银币为本位货币,铜元为辅币,新式铜元以分、厘为单位,不再与制钱挂钩。同一年造币总厂铸造了“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套币,通行全国,准备统一发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套币没有大量铸造,影响不大。1911年再设计相同图案,但纪年改为“宣统三年”的一套币。这套币十分尴尬,与《币制则例》的规定有出入,面值又后退到制钱的阴影之中,改为“二十文、十文、五文”三种,似乎永远摆脱不了制钱的羁绊。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再给大清皇朝机会了!就在清政府穷思竭虑还想在制钱与铜元的道路上继续挣扎的时候,辛亥革命的枪声打破了所有的迷梦。中国铜元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三、民国时期铜元的铸造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封建帝制对中国的统治,对整个社会生活与观念的震动极其深刻。铜元的设计与铸造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早铸造革命货币的造币厂是江西南昌。就在武昌革命发生不久,驻扎九江、南昌的江西新军立即宣布江西独立,掌握了全省军政大权,并占领了造币厂,着手制造纪念革命的新式铜币“大汉铜币”,币面左右“辛亥”纪年,中间书“大汉铜币”,正中刻“赣”字,下缘书面值“当制钱十文”,背面图案是表示革命军军旗的粗壮的十八星图。这种币明显是直接依照前清时期的“丙午赣大清铜币”铸造的,由于事出仓促,模具简陋,铸造不精,这种特立独行、革命意味强烈的新式铜元很快就被淘汰了。

后记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很多泉友的大力支持,除了图片资料的提供之外,还有很多朋友从生活上、工作条件上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友情深厚,终身铭感!在这里特别提出他们的名字,以表示谢意于万一:孙浩、施诚一、刘继武、李建清、金琪、舒文峰、孙克勤、李勇、邹力、李平文、徐明。各地泉友共有八十多人为本书提供了图片,有的标在正文中,有的图片只是面或背,没有标出,他们的名字单独列在此处(排名不分先后):美国:孙浩。北京:孙克勤、李平文、魏亚军、郭平、谢立民;上海:马传德、孟雄、周连法、张诚、周沁园;天津:崔晓光;台湾:施诚一、郑仁杰、对继武、曾文鸿;香港:朱秫諵;广西:宁业超、林海云、卜月勤、李专;江苏:金琪、汪洋、顾鼎民、薛利群、吴文缪;浙江:吴连秋、郭鲁春、黄坚如、李健进;黑龙江:于德潮;山东:杨承德、孙玉波、陈忠华、牟海涛、唐继恩、刘静、刘春阳、张国枢、崔向荣、刘文合、林延军;安徽:李皖平、唐宗玉、方洁;江西:彭革华、周贵、姚涛;河南:喻战勇、王向魁;四川:孔路原、程兴强、黄洋、张李辉;重庆:杜江、张可、王爱学;甘肃:姚晓炜、王长智;湖北:谢彦、付哲、傅志方、朱政明、胡瑞;福建:李建清、邵宜勇、许裕雄;广东:林周;湖南:戴晓波、周军;陕西:曹呋、尚小阳、曲建;新疆:宋志永、夏波、易勇军、陈建常;西藏:尹正民、李利山;内蒙古:王殿臣;山西:武贵平、王旭飞。

编辑推荐

《中国铜元谱(修订本)》: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还没读过(75) 勉强可看(543) 一般般(927) 内容丰富(3844) 强力推荐(315)

    中国铜元谱 PDF格式下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